攝像頭防抖技術詳解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8-27 閱覽次數(shù):1496 次
攝像頭防抖
5Meg 、8Meg、12Meg 高像素攝像頭的智能手機像素越來越接近DSC。但是高像素手機攝像頭卻不含有DSC的一些光學或機械部件 。這種硬件上的缺失,無疑會讓拍照手機的拍照效果比DSC差。
防抖動技術的引入,可以讓高像素攝像頭的效果更接近DSC?,F(xiàn)在我們攝像頭的防抖動技術主要采用以下幾種:Optical Image Stabilizer(光學防手抖,以下簡稱OIS),移動CMOS芯片面性,算法防手抖,JPEG傳輸,High-ISO,MIPI傳輸。在所列的幾項技術中,我們現(xiàn)階段常用的是算法防手抖,JPEG傳輸,High-ISO,MIPI傳輸。預計在今后會用上OIS。下面對幾種常用的防手抖的方法作介紹。
1、OIS
通過鏡頭組實現(xiàn)防抖主要是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,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生的圖像模糊,這對于大變焦鏡頭的數(shù)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。通常,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,并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?shù)奈灰屏浚缓笸ㄟ^補償鏡片組,根據(jù)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,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。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,一般情況下,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-3檔快門速度,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(xiàn)象,對于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,另外在長焦型數(shù)碼相機中,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。
2、算法防手抖
電子式防手震技術在抖動檢測方面利用了動態(tài)向量。根據(jù)動態(tài)向量來掌握圖像的擺動方向及擺動量,以此為參考使圖像位置平行移動,從而生成無抖動的動態(tài)圖像。
3.連拍防抖
連拍防抖是一種比較折中的方式。該模式防抖是連續(xù)讓手機以最快速度連續(xù)拍攝同一個,通常為8到10張,然后經過系統(tǒng)處理選擇一張最為清晰的照片,以實現(xiàn)防抖目的。
例如三星GalaxyS3中的Best Shot就是以連拍方式對同一個場景拍攝8張照片,然后選擇一張最好。通過這類方式進行防抖拍攝也不失為一種獲取清晰照片的渠道。
4、High-ISO防手抖
現(xiàn)在APTINA,、OVT、FUJITSU、NEC都采用了High-ISO的方法來防手抖,這種防抖效果對圖像產生一種影響,就是引入了一定的噪聲,但這是最低廉的防抖動方式,很容易實現(xiàn)。
附加內容:光學防抖類別
1、通過經都內部特殊結構進行防抖。包括尼康VR防抖,佳能IS防抖,松下MEGA O.I.S防抖,適馬OS防抖,索尼SuperSterdy Shot等。目前這種方式最為普遍。
2、機身防抖技術。由柯尼卡美能達提出,目前為索尼數(shù)碼單反相機所應用。2006年3月31日,柯尼卡美能達宣布撤出相機業(yè)務,同時決定將其影像公司的數(shù)碼單反相機相關的部分資產轉移給索尼公司。
3、提高ISO值的“自然防抖”技術。該技術代表廠商為富士。
4、后期防抖處理。對圖片進行銳化等處理,比如三星的ASR防抖就是采用這種方式。
5、具有抖動感應裝置,但不進行物理補償?shù)姆蓝斗绞?。由三洋首先應用在新推的CG6數(shù)碼相機上。